close

 

、見性不動──動者是塵

 

阿難雖復得聞是言,與諸大眾,口已默然,心未開悟,猶冀如來慈音宣示,合掌清心,佇佛悲誨。

 

爾時,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,開五輪指,誨敕阿難及諸大眾:「我初成道於鹿園中,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:『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,皆由客塵煩惱所誤。』汝等當時,因何開悟,今成聖果?」

 

時憍陳那起立白佛:「我今長老於大眾中,獨得解名,因悟『客塵』二字成果。世尊!譬如行客,投寄旅亭,或宿或食,宿、食事畢,俶裝前途,不遑安住;若實主人,自無攸往。如是思惟:不住名客,住名主人;以不住者名為客義。又如新霽,清暘升天,光入隙中,發明空中諸有塵相,塵質搖動,虛空寂然。如是思惟:澄寂名空,搖動名塵;以搖動者名為塵義。」

 

 

 

 佛言:「如是。」

 

 即時,如來於大眾中,屈五輪指,屈已復開,開已又屈,謂阿難言:「汝今何見?」

 

 阿難言:「我見如來百寶輪掌,眾中開合。」

 

 佛告阿難:「汝見我手眾中開合,為是我手有開有合?為復汝見有開有合?」

 

 阿難言:「世尊寶手眾中開合,我見如來手自開合,非我見性有開有合。」

 

 佛言:「誰動?誰靜?」

 

 阿難言:「佛手不住,而我見性尚無有靜,誰為無住?」

 

 佛言:「如是。」

 

 如來於是從輪掌中,飛一寶光在阿難右,即時,阿難迴首右盼;又放一光在阿難左,阿難又則迴首左盼。

 

 佛告阿難:「汝頭今日何因搖動?」

 

 阿難言:「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,故左右觀,頭自搖動。」

 

 「阿難!汝盼佛光,左右動頭,為汝頭動?為復見動?」

 

 「世尊!我頭自動,而我見性尚無有止,誰為搖動?」

 

佛言:「如是。」

 

於是,如來普告大眾:「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;以不住者名之為客。汝觀阿難,頭自搖動,見無所動;又汝觀我手自開合,見無舒卷。云何汝今以動為身?以動為境?從始洎終,念念生滅?遺失真性,顛倒行事,性心失真,認物為己,輪迴是中,自取流轉。」

 

 

所謂「見性」,其實,是「心」之代稱,在眼為見性,若在耳朵,則是聞性,見聞覺知,是心在六根中不同的作用;設使有眼無心,便可能視若無睹,如鸚鵡唸佛,是否有口無心!

 

 

見性是心,換言之,「心」才是能見之關鍵,然而,「心」是甚麼?前述七處徵心已經一一被否定,「能推」之心也被判為「前塵虛妄相想」,輾轉討論下來,阿難已能接受「眼能顯色」與「燈能顯色」同屬一個層次,但這個「見性」該如何「理解」?猶須如來進一步的開示。

 

 

於是,佛言「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,皆由客塵煩惱所誤」,藉由憍陳那之悟,說明客者,遷流;塵者,動搖;皆有生滅、去來。若是「主人」與「虛空」,則是不遷流、不動搖。凡夫往往認客不認主,認塵不認空,所以迷失自我;若能悟知客塵之義,當了見性不動,方為「主人」。

 

因此,見性不動,動者是塵,塵有生滅,在一個生滅去來的六塵世界中,嘗試著體會「不動」的心境,這會是甚麼滋味?而且,甚麼事情最容易讓您「動心」?您是如何做到「不動心」?不動心何以重要?其次,若有人認為自己已得「不動之心」,當應勘驗是「境」不動?還是「心」不動,是如何之「心不動」?

 

 

然則,客塵之義既明,如來即時考驗阿難是否有所領悟,屈指再作拳相,屈已復開,開已又屈,這是藉外境之動,以驗阿難對見性之悟;阿難前既已領知「見性離塵」,這次佛問:「汝見我手眾中開合,為是我手有開有合?為復汝見有開有合?」遂領開合是佛手,見性「本來」不動,原來,搖動只是外塵而已;不但如此,見性不動,是連「靜相」亦不可得,換言之,見性沒有動搖的問題──尚且沒有「靜相」,何況所謂「動相」!它是超越相對之動靜,非動亦非靜。

 

 

然而,凡夫看到外境之時,能否覺察自己的心被牽動,這個被「牽動」究竟是「誰」?在層層覺照之下,我們是否可以體察海面波濤洶湧,而您在海洋底下哪一個層次!真心之體會,是否可作如此思考?

 

 

舉手驗見不動,外境雖有動而見性無動,這是「主客對列」的關係,容易察覺。於是,佛飛光驗見,詢問阿難:當盼佛光之時,究竟是頭有左右搖動?還是見性在動?阿難說:「我頭自動,而我見性尚無有止,誰為搖動?」見性不動,其深刻處,當於自身中體會,而這是比較困難。

 

 

既然見性未曾有動,也沒有「靜相」可得,動靜相離,是見性之「本來」面目;若能了知本來不動之見性,則真心豈易被外境所奪!

 

 

然則,人常迷失於外境,或被「自己」所蒙蔽,以致處在「動蕩不安」之中,恆常若能認識這個不動之性,不為境所奪,不隨自身而轉,則日用之行住坐臥,皆在自性之中,一切萬事萬境,任其紛飛去來,皆與見性不相干。

 

 

小結︰

 

 

見性不動,當下心息;萬境俱寂,善惡兩亡──心若能不隨物遷流,如如不動,便是做自己內心的「主人」,是主人就不是「過客」,於是,人事有代謝,往來成古今;山中無歲月,只因無事可商量。

 

 

三、見性不滅──超越生死

 

 

爾時,阿難及諸大眾,聞佛示誨,身心泰然,念無始來,失卻本心,認緣塵分別影事。今日開悟,如失乳兒,忽遇慈母,合掌禮佛。願聞如來,顯出身心,真妄虛實,現前生滅,與不生滅,二發明性。

 

 

時波斯匿王,起立白佛:「我昔未承諸佛誨敕,見迦旃延、毘羅胝子,咸言此身死後斷滅,名為涅槃。我雖值佛,今猶狐疑,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?今此大眾諸有漏者,咸皆願聞。」

 

 

佛告大王:「汝身現在,今復問汝:汝此肉身,為同金剛常住不朽?為復變壞?」

 

 

「世尊!我今此身,終從變滅。」

 

 

佛言:「大王!汝未曾滅,云何知滅?」

 

 

「世尊!我此無常變壞之身,雖未曾滅,我觀現前念念遷謝,新新不住,如火成灰,漸漸銷殞,殞亡不息,決知此身,當從滅盡。」

 

 

佛言:「如是。」

 

 

「大王!汝今生齡,已從衰老,顏貌何如童子之時?」

 

 

「世尊!我昔孩孺,膚腠潤澤;年至長成,血氣充滿;而今頹齡,迫於衰耄,形色枯悴,精神昏昧,髮白面皺,逮將不久,如何見比充盛之時!」

 

 

佛言:「大王!汝之形容,應不頓朽?」

 

 

王言:「世尊!變化密移,我誠不覺,寒暑遷流,漸至於此。何以故?我年二十,雖號年少,顏貌已老初十歲時;三十之年,又衰二十;於今六十,又過於二,觀五十時,宛然強壯。世尊!我見密移,雖此殂落,其間流易,且限十年;若復令我微細思維,其變寧惟一紀、二紀,實惟年變;豈惟年變,亦兼月化;何直月化,兼又日遷;沉思諦觀,剎那剎那,念念之間,不得停住,故知我身,終從變滅。」

 

 

佛告大王:「汝見變化,遷改不停,悟知汝滅;亦於滅時,汝知身中,有不滅耶?」

 

 

波斯匿王合掌白佛:「我實不知。」

 

 

佛言:「我今示汝不生滅性。大王!汝年幾時,見恆河水?」

 

 

王言:「我生三歲,慈母攜我,謁耆婆天,經過此流,爾時,即知是恆河水。」

 

 

佛言:「大王!如汝所說,二十之時,衰於十歲,乃至六十,日月歲時,念念遷變,則汝三歲,見此河時,至年十三,其水云何?」

 

 

王言:「如三歲時,宛然無異;乃至於今,年六十二,亦無有異。」

 

 

佛言:「汝今自傷,髮白面皺,其面必定皺於童年;則汝今時,觀此恆河,與昔童時觀河之見,有童耄不?」

 

 

王言:「不也,世尊!」

 

 

佛言:「大王!汝面雖皺,而此見精,性未曾皺;皺者為變,不皺非變。變者受滅,彼不變者,元無生滅,云何於中受汝生死?而猶引彼末迦黎等,都言此身死後全滅。」

 

 

王聞是言,信知身後,捨生趣生。與諸大眾,踴躍歡喜,得未曾有。

 

 

境動身移,皆是生滅之法,凡夫因為誤認「緣塵分別影事」,在動搖之相中迷失,不能分別真實與虛妄,因此,阿難與諸大眾,願聞現前身心云何名為虛妄生滅?云何名為真實不生不滅?以發明世間生滅法與出世間的不生滅法。

 

 

見性不滅,顯示盡未來際,究竟常住之真心不滅,此即真心不隨肉身之腐朽而消滅。

 

 

生滅原是相對,有生即有滅,如肉身終必變壞,是由於既有生即有滅,生老病死,是人生「常態」,若說生滅之中,當有「不滅」之性,此不滅者,即謂「不生」。

 

 

不生不滅,是一個「體證」的境界,凡夫常常落於相對之中理解問題,許多煩惱亦因攀緣而來,未能「超越」塵相,而且,是以「意識」來生活,所謂「不生不滅」,可能只是一個「知識」的命題,並未真正的了解,因此,如何在六塵的世界中體證「無生」,當須細參

 

 

現前身心之中,誰是真實?誰是虛妄?虛妄生滅無常,真實不生滅常住,而凡夫以斷滅為涅槃,誤認斷絕的生滅現象,其實,「變者受滅,彼不變者,元無生滅」,若知「元無生滅」,則豈有「不滅」乎!

 

 

人生百態,變滅無常,能悟無常,是知幻化色身,當從變滅,不復迷戀;然若以斷滅為涅槃,便陷入另一種「執著」之中。法身清淨,原無生滅,色身之中,亦非別有法身,如是,幻化色身之中有法身,現前生滅中有真實不滅之性。然則,真實是不同程度的虛妄;虛妄之中,亦同時呈現若干的真實。

 

 

觀河辨見,令知滅元不滅,生本無生,蓋生滅是現象,是過程,現象與過程之中,此心常在,不受時空的影響。如是,生滅雖無常,在「無常」的背後,您看到「甚麼」?

 

 

小結︰

 

 

不變是元無生滅,「真心」是不變不滅,然則,在變幻的人生之中,雖然歷經生死,您是否仍能肯定真心之不變不滅!您有這個「信心」嗎?

 

 

四、見性不失──雖迷不失

 

 

阿難即從座起,禮佛合掌,長跪白佛:「世尊!若此見聞必不生滅,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,顛倒行事?願興慈悲!洗我塵垢。」

 

 

即時,如來垂金色臂,輪手下指,示阿難言:「汝今見我母陀羅手,為正、為倒?」

 

 

阿難言:「世間眾生以此為倒,而我不知誰正、誰倒?」

 

 

佛告阿難:「若世間人以此為倒,即世間人將何為正?」

 

 

阿難言:「如來豎臂,兜羅綿手上指於空,則名為正。」

 

 

佛即豎臂,告阿難言:「若此顛倒,首尾相換,諸世間人,一倍瞻視,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,如來之身名正遍知;汝等之身號性顛倒。隨汝諦觀:汝身、佛身,稱顛倒者,名字何處,號為顛倒?」

 

 於時,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,目睛不瞬,不知身心顛倒所在。

 

佛興慈悲,哀愍阿難及諸大眾,發海潮音,遍告同會:「諸善男子!我常說言:『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,唯心所現。汝身、汝心,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。』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、寶明妙性,認悟中迷?晦昧為空,空晦暗中,結暗為色。色雜妄想,想相為身,聚緣內搖,趣外奔逸,昏擾擾相,以為心性;一迷為心,決定惑為色身之內,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譬如澄清百千大海,棄之惟認一浮漚體,目為全潮,窮盡瀛渤。汝等即是迷中倍人,如我垂手,等無差別,如來說為可憐愍者。」

 

 

見性不滅,是「滅」中有「不滅」的存在。而佛於前番問答中曾指責阿難「遺失真性,顛倒行事」,蓋阿難等輩妄認塵緣,以動為身,以動為境,迷失於「動搖遷流」之中,於是,說「顛倒」是因為「認妄」而起,認妄遂導致「遺真」。

 

 

阿難不明雖即顛倒,而見性本無得失,卻懷疑佛何以獨許波斯匿王,且指責自己「遺失真性」!於是,如來豎臂驗見,顯示凡情以為佛手上指於空為「正」,下指向地為「倒」;其實,手臂本無一定之正倒,迷於正倒之相,是「一種迷情」;若以為非分正倒不可,這是加倍迷執於「相」上作分別,手臂不過是首尾相換而已,說正說倒,即是顛倒相。

 

 

然則,凡夫若以「正」為「是」,以「倒」為「非」,是其所是,非其所非,而手臂本無正倒是非,此豈非平白加添是非,這跟手臂有何關連!

 

 

以此為喻,真心本無迷悟,如手臂本無正倒,「臂」雖倒而不失為「手」,「心」雖迷而不失為「真」,真心迷時無所失,悟時無所得,本來如斯而已。

 

 

臂之顛倒,其理易知,心之顛倒,卻甚難明。其實,「正倒」乃是心理之作祟。佛興慈悲,因見阿難與大眾不知身心顛倒所在,乃開示萬法唯心的道理,以示現前之身心,皆是真心所現之物,云何眾生遺失本有之真心,竟認悟中一點迷情,誤以為即是自己。

 

 

蓋心本無迷悟而說迷悟,如臂本無正倒而分正倒,這是迷執之顛倒,只因認物為己,迷執有一個「心」在此身之內,不知世間一切所有,皆是真心所現之「相」,惟認虛妄,遺棄真實,莫此為甚。然則,倘知從無始來,見性雖顛倒而不失,正是本無得失,本有的緣故。

 

 

認妄遺真之「遺」,是「顛倒」所導致,非因「斷滅」而說遺失,而「顛倒」正是眾生愚癡之所在,因此,本章細說此意。

 

 

小結︰

 

 

塵世間常因「顛倒」而「遺失」許多真實,遺真若是因為顛倒而來,然則,回歸真實,是否即是調整既有的想法,然後所處世界即因觀念的改變而有所不同。

 

 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

轉載自:http://ccbs.ntu.edu.tw/FULLTEXT/JR-HFU/nx020892.htm 作者:胡健財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市民的天空 的頭像
    小市民的天空

    ♡ 天空。♥

    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