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快樂地修行 梭巴仁波切-佛法生活
龍樹菩薩撰著的《中觀寶蔓論》,下一偈頌的意思是,要徹底地捨棄睡眠、瞌睡和懶散,永遠致力於精進。
精進是指依教奉行,修行佛法時會感到快樂。想要讓自己能精進,最容易、最有力量的方式就是反省諸法無常以及死亡。一開始,先思維能夠得到八暇十圓滿的人身是多麼地珍貴難得,能夠以此人身達成三種偉大超勝的意義,要再獲得此暇滿人身是多麼地困難,以及獲得如此暇滿人身就僅此一次。以這幾點作為基礎,記得自己隨時可能會死,禪修諸法無常及死亡非常有力量,是對初學者最有力量的禪修。還有,要將諸法無常、死亡結合惡業,以及造下惡業後的結果便是投生在三惡道。一直不斷地,反覆持續地想三惡道眾生,包括地獄道、餓鬼道,以及畜生道眾生經歷無法想像的大苦。如同龍樹菩薩解釋道,修行者應當每天憶起熱寒地獄之苦。龍樹菩薩會如此建議,因為一旦我們想到熱寒地獄,我們的心便不會有執著和起嗔心的空間,不會產生干擾、障礙自心的種種負面情緒。
任何時候欲求這輩子的快樂享受,這種念頭就讓我們延誤了,或者中斷了修行。無論何時心中生起對此世的貪著、生起懶惰懈怠、不想修行,而將時間耗在對這輩子的快樂上頭。這個時候,我們應當想到死亡隨時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死後會如何?死後得承受最可怕,最難以忍受的痛苦。我們在人道的時候,連一個小問題都沒辦法忍耐,諸如頭痛、牙痛、胃痛,甚至身體感覺稍熱或稍冷都覺得難受。這一輩子當人的時候,因為我們不能夠承受甚至一點小小的困難,因而放棄了修行。
要這麼想:「如果我現在投生到地獄,處於熱地獄或寒地獄,或者投生成了餓鬼,成了畜生,我面臨的痛苦會非常劇烈可怕。餓鬼受到口渴的痛苦程度,遠遠超過人道口渴的千萬倍,更別說投生在大熱地獄和大寒地獄,如果我投生在近邊地獄,或者甚至是一般地獄,我會受到的痛苦是無法想像地劇烈。
我們不可能忍受將手指放入滾沸的熱水裡,不過和投生在近邊地獄相較,近邊地獄有融漿大海,人道當中滾沸的熱水跟融漿大海相比是極為冰冷。觀想剎那間自己處在近邊地獄裡面。
死亡在任何一天都可能會發生,任何時刻,甚至就在此刻。死後就是承受惡趣的痛苦。如同龍樹菩薩在《中觀寶蔓論》所給予的建議,我們應當要記住三惡道會經歷到無法忍受的痛苦。
惡業,或不善行,以及我們貪著這輩子所做的種種,如此不善的動機之下,這些是讓自己將來投生在三惡道的原因。舉例來說,如果今天我們穿著打扮的動機是基於貪著這輩子,這行為就是不善的,因為最開始的動機是不善的。我們盥洗時的動機是什麼?大部分人的動機僅僅是為了貪著這輩子的快樂和舒適,所以我們的盥洗又變成了不善業。平常吃中餐、晚餐時也是如此,就寢睡覺亦然。每日行住坐臥的每個行為,要是我們一一分析自己的動機,我們會發現都是不善業,都是貪著這輩子而做,所以這些行為變成了惡業。
惡業的定義範圍非常廣泛,不只是僅有十不善業而已,不過我們每日都會多次地造下十不善業,即便沒有殺生或者偷盜。尊貴的林仁波切(H.H. Ling Rinpoche)曾針對偷盜開示過廣泛的範圍和諸多細節。要端看個人的行為來判定,不過一般來說,我們一天當中都會造下許多次的十不善業。我們也會違犯立誓要持守在家或出家的別解脫戒、菩薩戒,以及密乘戒。僅僅是以今天一日來說就如此,我們這輩子從呱呱墜地到目前已經累積無法想像的惡業,還有從過去世無始以來我們所累積的惡業。
帕繃喀大師開示菩提道次第時曾提到僧人要是輕忽戒律,犯戒後沒有立即懺悔的話,會比一個人殺死一百位人以及一百隻馬的惡業還要嚴重。(我不認為只是單指馬,可以是任何動物。過去西藏的交通工具常是馬匹,當時沒有車子。)如果你是僧人,而且刻意地輕忽戒律,就會造下如此嚴重的惡業。
一旦你想起自己可能隨時會死,而且因為曾經造下的惡業,會讓自己死亡後投生惡趣,你不能夠裝作沒事一樣,必須得振作自己,即刻修行。你沒辦法忍受,你必須要馬上實踐佛法,你得要淨除惡業、累積資糧,禪修菩提道次第。
想起自己認識的人已經往生,對自己修行也會很有幫助,例如一位義大利人,也是僧人的安德利亞。安德利亞遵循我給他的建議,再次出家為僧,往生時便是出家人的身份。我們當中有很多人曾多次去過印度菩提迦耶及達蘭莎拉,都會記得安德利亞。他是一位年歲已高的義大利人修行者,曾經出家為僧,之後捨戒還俗,但是在死亡前,在他生病時又再次出家。現在安德利亞已經不在世上,不在了,已經沒有安德利亞這個人,以前有個人叫安德利亞,但是現在這個人已經不存在。以前我們總愛開他玩笑,跟他鬧著玩,而且很喜歡他為人謙虛、善良,不過現在他已經不復存在。你要這麼想:「我以後也會這樣。有一天我也會不復在世,有一天我不會再活著。有一天我也會像安德利亞一樣。明年此時,我可能就會是安德利亞,別人不會再見到我,因為我已經不在世上了。這的確可能發生。明年此時,我可能就會變成這樣,這世上不再有我這個人。安德利亞留下的念珠還有其他的物品會分給其他人,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我身上。隨時可能會發生。」
還有另一位義大利人,名叫斯特凡諾,他也曾經是一位僧人,不過他在往生時不再是僧人,已經捨戒還俗。跟安德利亞的例子一樣,我們以前也常開斯特凡諾的玩笑,跟他玩在一塊,常常開他玩笑,但是現在此刻他已經不在這裡,已經不在世上。你要這麼想:「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隨時會發生在我身上,我就會從這上消失了,我不會再活著,這可能隨時都會發生。」
還有尼師天津袞卻(Tenzin Konchog),五年前尼師天津袞卻在這個地方製作擦擦佛像,她是製作擦擦佛像的主要負責人。五年前,天津袞卻尼師還在菩提迦耶這裡,但是現在她已經不在人世,已經走了。你要這麼想:「這也同樣會發生在我身上,有一天我也會不復於世,不會再有我這個人,隨時都可能會發生。」
死後你的大體會被送到墓地或者火葬場。任何一天都可能會發生。你可能突然心臟病突發,或者突然中風。任何讓你致死的情況都可能突然間發生,你寶貴的人身也就隨風而逝了。
如果你已經很猛力地淨化惡業、持守淨戒、將心維持在菩提心,以及正確無誤地依止善知識的話,你在面臨死亡時,心中便不會後悔,不會有遺憾。即便生病,死期將至,你不會心神不寧,你不會有一絲絲心煩意亂。你會感到非常地快樂,因為你有充分的信心死後會往生淨土,或者再投生擁有暇滿人身。你的心會感到非常地快樂,或者至少你不會懼怕。即便突然間死亡將臨,你不會擔心自己會投生到惡趣。
如果我們能把注意力轉向檢視內心,如果我們能真正地省思無常及死亡是生命的本質,我們會了悟死亡隨時可能會發生,特別是自己隨時會因死亡,而投生在三惡道,承受難以想像的所有痛苦。要將這思維連結自己曾造下的惡業,僅僅一天時間就造下許多惡業,就像瀑布一樣。只要造下一項惡業,就會招致四種惡果。其一惡果是將來會再造下的相似的惡業,會繼續不停地造惡,又繼續招致四種惡果,如此地循環不止。造下一項完整的惡業,例如十不善業,就會產生循環不止的惡果,讓自己處於輪迴的痛苦裡沒有停止一日。
我們這一輩子已經造下許多次十不善業,從出生開始至今,而且從無始以來一再投生也造下了許多其它惡業,這些惡業所產生的惡果會持續不斷。在我們心續還留有我們尚未淨化的無量無數惡業,也留著我們還沒有經歷完惡果的種種惡業。
造了十不善業當中其中一項惡業,就會帶來無止盡的痛苦,你沒辦法承受這些痛苦,必須要將這痛苦拔除,要立即地淨化惡業。如同你吞下毒藥,可能會隨時死去,又如同你被一條毒蛇咬了,毒液在體內擴散開來,你可能隨時會死去,但是吞食毒藥或者被毒蛇咬不算什麼,單單這些經歷並不會讓你將來投生到惡趣,而是你曾造下的惡業會讓你投生到惡趣。
以上我僅僅談的是一項惡業,但是我們光是今日,這輩子跟過去無始生生世世已經造下許許多多的惡業。沒有道理你可以忍受,你必須要馬上淨化惡業!同時,由於這一輩子已獲得暇滿人身,你擁有機會可以淨化惡業。如果在你還沒淨化惡業之前就面臨死亡威脅,那就完蛋了。將來自己什麼時候能再值遇佛法?什麼時候自己能夠淨化曾所造的種種惡業?什麼時候自己能夠實證菩提道次第?非常非常難說。
以造下十不善業、退墮及破所有別解脫戒、菩薩戒及密乘戒當中,最嚴重的惡業就是累積了造下對上師的惡業。以上師為對象所造下的惡業,即便是最微小的惡業都會非常地嚴重,而自己往昔已經造下非常多對上師生起邪見、嗔心及其他負面想法。這些對上師所造下的惡業會比其他種類的惡業還要更加地嚴重。
菩提道次第綱要提到沒有如法依止上師種種錯誤的過失,第一項是批評上師,批評上師等同於批評一切諸佛。
其次,如果你對上師生氣,你會毀了等同於生起嗔心時間長的劫數所累積的善業資糧,而且將來會投生在地獄,受苦的時間的劫數等同於對上師生起嗔心的時間。
第三,即便你修行密咒乘門,你不會獲得最高的證悟。
第四,即便你想修行密乘,結果是把自己推向地獄。即便你修行密咒乘門,多年來不吃不睡,禁語及獨自生活在山洞裡,結果會是投生在地獄道。為什麼?在這裡必須要了解,當你在依止上師上犯了錯誤,即便是很輕微的不敬,批評上師,傷害上師或者對上師生起負面的想法,這些惡業是如此地嚴重,即使你閉關修善,累積資糧,跟你對上師造下的惡業相比較,這些善業資糧顯得微不足道。因為對上師造下的惡業是如此地巨大,即便你持咒等等善行所累積的資糧都顯得微小不起眼。此種惡業是壓倒性地巨大,你會因此而投生在地獄道。如果你不改變的話,停止對上師的這些惡念,知道自己曾造下的這些惡業,在上師面前懺悔而且淨化,不這麼改變的話,結果就會如此。以邏輯推理以及根據釋迦牟尼佛及金剛持佛的教言,你必須要轉化自己的心,要視師為佛。
不是指你沒有希望了,意思不是這樣。如果你改變,如果你知道往昔曾犯下的種種過錯,生起強烈的懊悔心,淨化這些惡業的話,你就有希望。為了不要再次犯下這些惡業,你必須要如法如理地依止上師。你是可以改變自己的,我不是說你沒辦法改變。但是如果你不改變的話,無論你修多少法,多年時間閉關持咒,不吃不睡,即使你累積了資糧,跟你已經造下的嚴重惡業相較之下,這些善業資糧顯得微不足道。即便你想要修密咒乘門,會變得像是把自己推向地獄道。只要你不改變,就會如此,你所得到的不是證悟,而是由於所造下的惡業如此嚴重,得到的結果是投生地獄道的遽苦。
我的意思是,沒有時間懶惰散漫了。好好地省思自己曾所造過的惡業,投生在三惡道的種種痛苦,以及記得僅此世一次機會。如果你珍惜自己,如果你愛自己,你就得這麼去做。如果你想要好好地照顧自己,這就是你該修行的法門。如果你好好地去想,不會有時間懶惰散漫,不會有時間被此世的外在所顯而分心,或者為了此世而努力。
我的根本上上師,尊貴的赤江仁波切曾開示受八關齋戒要具有的動機,和修上師供養法時皈依的動機相似,如果你想到將來會承受無止盡輪迴的痛苦,特別是三惡道的種種痛苦,你不會敢吃敢睡,當你感到非常害怕的時候,即便自己想辦法讓自己進食,也會吃不下去,會把食物吐出來。如果你想到過去無始生死以來在輪迴裡受過的種種痛苦,特別是在三惡道的痛苦經驗,會讓你的心碎裂,會是非常可怕的感受。
這裡在龍樹菩撰著之《中觀寶蔓論》的一偈頌,意思是徹底地捨棄睡眠、瞌睡和懶散,永遠致力於精進。
當然,意思並不是整晚都不要睡覺,睡覺時可以修睡眠瑜伽。我聽說尊貴的究給企千仁波切一天只睡兩小時或三小時,有時候甚至只睡一小時。仁波切在白天傳授灌頂和開示教法,之後仁波切花很多小時進行法門的修行。還有,我想尊貴的法王達賴喇嘛尊者每天清晨約三點鐘起床,法王的侍者,佩究,約在三點半時會供法王喝茶,接著法王就開始禪修。當然,大悲佛是不需要再禪修的‥‥。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提到夜中應當修睡眠瑜伽,清晨早起開始修行。我的睡眠都不是對的時間,錯得離譜,應該要禪修的時間,我還在睡覺。
永遠地以正知、正念守護自己的各種感知,日三次夜三次,反覆不停地查驗自己的心續狀態。
你必須要好好守護自己的行為、話語和想法,不讓身口意三門造下惡業。如同先前提過,要每天日三次,夜三次地查驗自己的心續狀態。
引自:http://www.fpmt.tw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task=section&id=8&Itemid=1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