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百業經 (2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佛為兜率天子時,印度迦毗羅衛城(Kapilila-vastu)有一獅須國王,與王妃過著美好的生活。他們先後生了四個王子、四個王女,分別取名:淨飯、白飯、斗飯、甘露飯,淨母、白母、斗母、甘露母。邦西城有個施迦薩國王,與王妃生了兩個王女,取名為:大幻化母、幻化母。(譯者:大幻化母就是摩耶夫人(Maha Devi),幻化母是世尊的姨母摩訶波 婆提夫人(Maha Prajapadi)。兩位王女出生後,宮中用牛奶等餵養,她倆如海中蓮迅速地長大了。有位相士說:「幻化母可以生一個具足相好的太子,而大幻化母可以生一個金輪王。」鄰國的獅須國王得知這個授記,派人去施迦薩國那裡求婚:「請您將兩位王女許配給我淨飯太子吧!」(當時釋迦族的規矩是不能一夫二妻。)

獅須國王派人進一步疏通,終於得到了整個釋迦族的同意,施迦薩國王就將兩位王女許配給淨飯太子。獅須國王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,施迦薩國王還送給兩位王女一位女僕—梳發女。她們一起與淨飯太子過著舒美的生活。

不久,大幻化母生下了悉達多太子,七天後便轉生到三十三天(Trayastrimsat Deva)。梳發女非常憂傷,任何人都無法解除她心裡的痛苦。悉達多太子長大後,見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痛苦,便捨棄王位出家苦行六年,獲證無上正等正覺。他回到迦毗羅衛城,許多釋迦族的王子隨佛出家,幻化母也隨後出家為眾生主母。梳發女也跟隨世尊出家,她精進修持,斷盡了三界一切煩惱,證得羅漢果位,為世尊教法下的精進第一。

諸比丘請問世尊:「世尊,梳發女以何因緣轉生富貴之家卻身為女僕?」

世尊告曰:「這是她前世的願力成熟故。九十一個大劫(Maha Kalpa)以前,毗婆屍佛(Vipassi Buddha)出世。時有二女,見佛相好莊嚴,一女發願:『願將來我能生下一位象毗婆屍佛那樣的太子,即生成佛。』另一女發願:『我願作太子的姨母 。』還有一女隨同發願:『我就作你們的梳發女。』此中前兩位發願女即大幻化母和幻化母;另一位即梳發女。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迦毗皤窣堵城(印度六大城市之一)。提婆達多(Devadatta)當時殺害了蓮花色比丘尼,(師言:提婆達多原本造了兩個無間罪(Panca Nantariya),此時又造一個無間罪。)因此,薩迦國王把他驅逐出境,他無處可歸,就想:應該到迦毗皤窣堵城去。到了之後他又琢磨:我現在殺釋迦比丘沒有能力,證得佛果也沒有能力,那就回到原來悉達多太子的王宮裡去,跟那些王妃搞好關係,再進一步得到王位。他作著這樣的美夢。之後,他特地派人跟耶輸陀羅(Yasodhara)、耶惟檀等說:「釋迦比丘說自己遠離了貪心,可又娶了這麼多王妃,若無貪慾心就不應娶妃子,這種作法很不如法。如果您們對提婆達多有信心,就跟他商量,他很想做國王。」

聽後,兩位王妃一起商量對策。後來她們決定:我們如果直接制止可能不太好,不如讓他來王宮,我們當眾奚落羞辱他。於是派人告訴提婆達多說:「我們很樂意讓你來宮中,有什麼事我們一起商量,會讓你如願以償的。」

提婆達多聞此欣喜若狂,立刻趕赴宮中。當時宮中仍有悉達多太子的法座,他得意洋洋地想坐法座,但諸天以為很不如法,馬上把法座用神變隱藏。

耶惟檀王妃帶著所有王妃坐在宮門前的台階上準備接待提婆達多。耶惟檀獨自高坐,當她見到提婆達多得意忘形地走來,內心覺得好笑,就上前假裝殷勤地說:「歡迎您的到來。」提婆達多合掌對王妃客套幾句。王妃上前狠狠地捏住他的雙手,他使勁抽也抽不出來,就這樣耶惟檀王妃把他雙手捏出血來。

提婆達多疼痛難忍,繼而王妃又將他摔倒在地,狠狠地踢他,眾王妃一湧而上,以各種東西砸他,有的用牛糞打他,有的用油燙他。最終他狼狽不堪、遍體鱗傷地回到了他的眷屬果呷樂嘎那裡。果呷樂嘎等人問他:「今天你運氣不錯吧,去王宮與王妃一起享樂。」提婆達多十分尷尬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位正在地獄受苦的眾生,其軀體龐大,無有雙眼,週身糜爛,中有諸多小蟲時時刻刻噬食其身。他不堪其苦,四處狂奔亂吼。當他跑到平原時,有眾多獅子、猛虎、烈豹、人熊等群獸,用鐵嘴一塊一塊地撕咬他的身體,他痛苦難忍;於是又跑到河裡,卻有鐵嘴大鱉魚或摩羯窮追不捨,追食著他;他無法忍受,再飛到空中,空中的鐵嘴雄鷹、烏鴉、鴟梟等群鳥也爭相啄食;他無比難受,再跑進森林,森林剎那變成鐵刺林,佈滿了劍、矛、弩、弓、大嘴矛、一杵金剛等各種兵器,這些兵器紛紛刺向他,他全身被刺得千瘡百孔,痛苦極了;他又跑到牆角或山洞裡,又有業力所現的許多人,手持刀矛劍弩等各種武器擊打他,他沒有安身之處,到處奔跑到處受害,身心痛苦不堪,大聲嚎叫。

(師言:各位,現在仍有許多如母眾生在地獄裡哭喊、號叫,忍受著不堪忍受的痛苦。其中有曾為我們造下罪業而墮入地獄的父母們,而我們現在為救度自己往昔的父母作一點苦行,受一點不足掛齒的人間痛苦,相比之下能算得了什麼?所以,各位對《百業經》之道理不能僅在文字上理解,而應該深深領悟,銘記其內在的義理:因果如實不虛!如果不如理取捨因果,若墮惡趣該如何是好?若能自然而然地生起這種定解,說明你修法是有一定的境界了。否則,不聞《百業經》,對因果不能如理取捨,去閉關修什麼大圓滿、大手印、大中觀,我不敢相信能修成。今天六千僧眾一齊共念七遍六字真言「嗡嘛呢唄咪吽……」,為普度惡道眾生。)

(譯者:人間不及地獄苦百萬分之一,現在稍有一點病痛都很難忍受,如果我們現在不勵厲懺悔業障,萬一墮入地獄,那又該如何忍受?你們看那位地獄的眾生在受苦時無一人能代受,無一人能救度,真是可憐極了。所以,我們學院中那些看上去不雅觀的藏族老居士們,上師發大悲心不顧外界的種種謠言還是攝受他們、因為他們造了很多惡業,若現在不攝受他們,讓他們懺悔的話,以後惡業成熟受大苦報,那太可憐了。)

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一切三世諸佛,具二智慧、四無畏(Catasso Appaman Nayo)、七菩提支(Sa-ptabodhyangani)、八正道分(Aryastan Gikamarga)、九等持、十力等無量功德,晝夜六時觀照一切眾生,哪些眾
生該以何種方法調化等,如是恆時觀照著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,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天,世尊特意到王捨城去化緣,途中遇見一位婆羅門乘著馬車與世尊同路,他們幾乎並排而行。時婆羅門見佛陀相好莊嚴,於是將自己的車乘供養了佛陀。

(師言:供養的功德很大,目前修上供有兩個竅訣:一是切莫輕視《百業經》;二是圓滿此傳承。因為暇滿人生極難得,人身既得勝法難遇,今人身已得,勝法已遇。所以,諸位徒眾應好好地想一想,今生能第二次聽聞《百業經》的機會不會再有,現在遇此勝法的有緣眾,也是前世累劫中積累資糧的果報,諸位徒眾心當生喜,以歡喜心來諦聽佛語,以信心來取捨因果,以此以後一定會精進修持的。從傳承方面,傳講的時間可能較長,但無論遇到什麼違緣都最好不要間斷,無論何人何事,凡對你們聞思修作障礙的都是魔的加持,無論如何一定要圓滿《百業經》的傳承啊!)

佛陀於是顯示神變,坐在馬鞍上方的虛空中。(師言:當年阿底峽尊者初來藏地,也是在馬鞍上方一尺許的虛空中跏趺而坐,令藏地的人生起很大信心。)這位婆羅門更加生起信喜心,世尊也是開顏微笑,身放白、紅、藍、黃四光,光至十六地獄處,遣除了他們的熱惱與寒苦。當他們知道是佛陀的大悲神變所致時,立刻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,因此而消盡了他們的惡業,即得轉生到人天中去了。

有的轉生到四天王天,有的轉生到四禪天,有的轉生到三十三天(Tavatinsa)。他們到天界後聽到了空、苦、無常、無我的法語,共誦偈曰:「生起出離心,入於如來教,摧毀諸四魔,誰人能行持,清淨梵淨行,遠離輪迴苦,滅盡諸煩惱。」世尊放光繞三千大千世界,最後入於佛的白毫間,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將得到獨覺的果位。

時阿難尊者見此,便恭敬合掌請問:「世尊,今以何因緣,破顏微笑?身放四色毫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?若無因無緣世尊不會如此,願為演說。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一位婆羅門的兒子乘著滿載物品的馬車到城中上供下施,他見到世尊托缽化緣,剎那間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。

(譯者:有些人以為這些公案幾乎都相同且又簡單,不值得多聞多思,甚至覺得很浪費時間。這是一個很大的邪見(Miccha Ditthi),若佛經不值得聞思,不知道世間什麼雜書能勝於佛經?只有從一切經論中吸取竅訣才易證悟佛的密意,大家應該好好聞受,將受益於生生世世。我十多年的傳講也多是論典,除《藥師經》外,便是《百業經》,這次若能圓滿講完,其功德不可思議。整理出的法本,大家要常看,領悟其要旨,實行於自己的行住坐臥、言談舉止中,將對自身受益非淺。)

世尊見後便破顏微笑,身放紅、黃、白、藍四光。其光上照天界,下射地獄。當光照射至八寒八熱地獄時,八寒地獄的眾生頓覺溫暖,八熱地獄的眾生頓覺清涼。他們不知其因,自以為是業報消盡,該轉生他方世界了。後來,他們才知道不是業報消盡,而是世尊的幻化神變對他們的加持。於是,這十六個地獄的眾生都對世尊生起了歡喜心。因此,於剎那間,他們在地獄的業報消盡了,得以轉生到人天、六欲天、十七色界天。

他們到天界後聽到了無常(Anic-cam)、苦(Dukkha)、空(Sunnata)、無我(Anat-ta)的法語(Dhamma),同時共誦偈曰:「生起出離心,入於如來教,摧毀諸四魔,誰人能行持,清淨梵淨行,遠離輪迴苦,滅盡諸煩惱。」世尊放光,光繞三千大千世界後,入於白毫間,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施主將得獨覺(Pacceka Buddha)果位。

時阿難尊者見此,便恭敬合掌請問:「世尊,今日以何因緣放光微笑?若無緣無故,諸如來正等覺不會如此?唯願為說,願樂欲聞。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一日清晨,佛陀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,途中正巧與一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同路,這位婆羅門見到世尊心想:大清早出門便遇見比丘乞食,很不吉祥。便加快速度想遠離世尊,但世尊卻以大慈悲心一直跟著他。他四處躲避,可都躲不開世尊。他想走出城門,可走了四個城門,每個城門都有一位世尊。

這時,他才意識到世尊的大神變力很不可思議,便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,手捧鮮花親供世尊。世尊微笑,身放白、紅、黃、藍四色毫光。其光上徹天界,下射地獄。

頓時,八寒地獄的眾生均感受到溫暖,而八熱地獄的眾生頓時感到清涼。這些眾生原來的嗔心和噁心都消盡了,他們覺得稀奇:是不是我們該轉生他方世界了?還是我們的業報已盡?後來,他們才知道即非該轉生他方世界亦非業報已盡,而是世尊的大力神變所蔭。

因此,他們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。以此歡喜的功德,皆得轉生人天。有些轉生四天王天(Caturmaharajika Deva),有些轉生到色界的一禪天(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)、二禪天(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極光淨天)、三禪天(少淨天、無量淨天、遍淨天)及四禪天(無雲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、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現天、善見天、色究竟天)等。

他們到天界後聽到了空、苦、無常、無我的法語,齊說偈曰:「生起出離心,入於如來教,摧毀諸四魔,誰人能行持,清淨梵淨行,遠離輪迴苦,滅盡諸煩惱。」世尊放光,光繞三千大千世界後,最後入於佛的白毫間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將得到獨覺(Pacceka Buddha)的果位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婆羅門施主乘著滿載物品的馬車,準備去城中上供下施。當世尊在城中托缽行走時,這位婆羅門施主看見世尊的三十二相,威儀具足,頓時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,立即向世尊右繞三匝,才返回。世尊見此便破顏微笑,身放黃、紅、白、藍四光,光上射諸天,下照地獄。當光照徹到八寒地獄(具包〔頗〕地獄、包〔頗〕裂地獄、緊牙地獄、阿秋秋地獄、呼聲地獄、裂如青蓮地獄、裂如紅蓮地獄、裂如大紅蓮地獄)、八熱地獄(復活地獄、黑繩地獄、眾合地獄、號叫地獄、大號叫地獄、燒熱地獄、極燒熱地獄、無間地獄)時,八寒地獄的眾生頓覺溫暖;八熱地獄的眾生頓覺清涼。然他們不知暫蒙佛恩,卻猜測:可能是我們的業報已盡,該轉升他方世界了。後來才了知是蒙佛威神力,才得以消除寒熱之苦惱,便對佛陀生起了無比的信心和歡喜心,因此消盡了地獄受苦的業報,得以轉生到人天。分別轉生到六欲天(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焰摩天、兜率天、化自在天及他化自在天)、十七色界天(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、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極光淨天、少淨天、無量淨天、遍淨天、無雲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、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現天、善見天、色究竟天)。

他們轉生天界後,聽到了無常(Aniccam)、苦(Dukk-ha)、空(Sunnata)、無我(Anatta)的法語,同時共誦偈曰:「生起出離心,入於如來教,摧毀諸四魔,誰人能行持,清淨梵淨行,遠離輪迴苦,滅盡諸煩惱。」

世尊放光繞三千大千世界後,入於白毫間,以示那位婆羅門施主將得到獨覺(Pacceka Buddha)的果位。

(佛陀身光入處的不同,其授記眾生的去處也不同。如:授記過去事則光融入於世尊的後面,授記未來事光入世尊的前面,授記去地獄光入世尊的腳掌,授記去傍生道光入世尊的腳跟,授記去餓鬼道光入世尊的腳拇趾頭,授記轉生人道光入世尊的膝蓋,授記轉生天人光入世尊的肚臍,授記為大力轉輪王光入世尊的左手掌,授記為金輪王光入世尊的右手掌,授記得聲聞果光入世尊的臉面,授記得緣覺果光入世尊的白毫間,授記將得無上正等覺光入世尊的頂髻。)

時阿難尊者見此(Ananda Sagara),便恭敬合掌請問:「世尊,諸如來正等覺無因緣是不會身放毫光、破顏微笑的,今世尊以何因緣而身放毫光破顏微笑?唯願開示,願樂欲聞。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位大施主(Pinda Daya-ka),他的妻子生下一個跛腳的孩子,故此夫婦倆為之取名為『跛子』。跛子長大後,父親覺得:跛子以後也不會有很大的前途,不如讓他學裁縫,依一門手藝來維持生活。施主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妻子和兒子。跛子遵父命學裁縫,不久,他的手藝已很好,在城中也是小有名氣。

一次,當地舉行一個大型宴會,有位施主的妻子想去參加,苦於沒有禮服,就在朋友家借了一套。但不小心在宴會上把禮服弄破了,她很擔心別人知道,無法還於主人。回到家中,丈夫出去了,她心想:最好快把跛子裁縫請到家中,把禮服縫好就可以還給主人了。她趕忙去把跛子請到家中,關緊大門準備讓他縫補禮服。

正當此時,她的丈夫從外面回來了,邊敲門邊高聲叫:「開門!」她聽到丈夫的叫門聲害怕極了,(一方面丈夫不在家,自己將跛子請到家來有失婦道;另一方面,又擔心丈夫知道自己弄破了借來的禮服。)真是心急如焚,不知如何是好!無奈她只好把跛子裝在大口袋裡,手忙腳亂地把口袋捆好,藏到隔壁的房子裡。她喘了口氣,定定神後便開門迎接丈夫。她假惺惺地對丈夫說了番溫情話,然後,夫婦倆就上床睡覺了。

半夜,一個小偷溜進了她家,黑夜中小偷四處亂摸,結果摸到了那個大口袋,再上下仔細摸了摸,覺得捆得又緊又好,自忖:可能是個無價之寶。心中暗自得意:得到這個如意寶,我的子孫七代不會再受貧困之苦,財富無窮匱也。他欣喜若狂,背起這個裝人的大袋子就跑。

走了一程,明月從東山升起,月光下,他扛的袋子淅淅瀝瀝流出水來,這是因跛子呆在口袋裡太久,忍不住撒尿了,可這個小偷卻覺得:唯有水晶如意寶在月光下才會流出甘露,現在正巧是月亮升起來的時侯流下甘露來,必定是如意寶。想著想著,他心裡更加歡喜,步伐也更快。最後,走到住有五百個土匪的森林中。他們一看這個小偷興致勃勃地背個大口袋滿載而歸,就問:「你到底背了什麼東西?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王捨城。愛達下些拉的地方,有位蓮藏國王,在他統治的這片土地上,舉國祥和安寧,財富圓滿,無病無災;田野裡苗肥禾壯,道路旁果木成行,到處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。蓮藏國王如理如法地管理著國家,與王妃共同享受著美好的生活。

王妃懷孕後,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新的念頭:如果與任何人進行辯論,則自己一定會獲勝。她將這個念頭告訴了蓮藏國王,國王詢問婆羅門相士:「我的王妃懷孕後產生想與人辯論的新念頭,我把世上所有雄辯家都邀請來與王妃辯論,是否有意義?」

相士說:「有必要,也有意義。若是辯論,王妃一定會獲勝;若不辯論,則王妃很可能會殘廢或出現嬰兒六根不具等違緣。」果然,王妃在辯論中獲勝了。

懷胎九月,王妃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女孩,宮中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,準備給她取名,因她入胎後,集聚眾人與王妃辯論之故,取名為集聚母。剛出生的集聚母,父王母后安排了八位姨母來照料、餵養她。她如海中之蓮迅速地成長。稍大後,她在宮中學習文字及其它學問,並在短短時間內,精通了世間的一切學問,聰慧的集聚母與世上許多善辯者進行辯論,但從未輸給他人。

一天,國王問她:「你已經長大了,將來你希望自己與什麼樣的人一起生活?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一天早上,世尊身披袈裟(Kasaya)、手持缽盂(Prata)到城中化緣(Pindapata)。當時,有位施主供養了許多甘美的食品,其中有『拉達』(麵餅或食團),不遠處的婆羅門兒子見到了『拉達』,飛跑到世尊前祈求:「給我吧!」世尊沒有立即給他,略作思索,便對他說:「你說一聲『我不要』,然後,我再給你。」

這個婆羅門兒子迫不及待地照說了,世尊很慈悲地把『拉達』給了他。這一幕情景,被在一旁的給孤獨長者看見了,他立即勸婆羅門兒子:「世尊已圓滿了一切功德,施主供養世尊的食物,凡夫是不能受用的,假若你將『拉達』還給世尊,我可以給你五百嘎夏巴涅(印幣單位)。」貪心的婆羅門兒子聽聞此言,喜出望外,馬上將『拉達』還於世尊,高高興興地到長者家中,取得了五百嘎夏巴涅。世尊化緣畢返回經堂。

時諸比丘請問:「世尊,以何因緣此婆羅門子貪心甚重?見諸食物皆說『阿那新,阿那新!』,又為什麼世尊初時不給他『拉達』,要他說『我不要』後再給他?唯願開示。」

世尊告諸比丘:「此婆羅門子貪心很重,於百世、千世中見到什麼食物都說『阿那新』,生生世世中從未說過『我不要』。今天,以此因緣,讓他說一句『我不要』,給他種下一個善根,等到將來有位山王如來出世時,他將以此善根於山王如來教法下出家,並證得阿羅漢果位。」世尊如是對眾比丘講述了前後的因緣。

(譯者:這個公案主要是講:眾生無始以來的貪心非常猛烈,對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皆是無止境的貪求。但我們是修行人,當貪心生起來的時候,要徹底地對治。初時是困難些,但是,我們在生貪心的剎那應該盡量捨棄它,無論是貪財或貪人,這種貪心能放下的都應放下,若實在放不下貪慾心,則正當貪心生起時應立即懺悔或發善願斷除此垢心,將來並於某位如來出世時,願以此善根於其教法下出家,甚至獲得一定的果位。目前,社會上的人們每天只想發財。日夜為賺錢絞盡腦汁,今天賺到了,明天還想賺更多,真是貪心無止境。在他們的腦海中從未有過佈施、供養的概念。偶爾做一點小佈施、小供養,以此不明就理地種下了一個善根,憑此善根而在來生中也能獲得一定的功德。這就是此公案給我們的啟迪:勿以善小而不為)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巨富施主,娶妻後過著幸福的生活,但美中不足的是一直膝下無子。他們祈禱諸天,後來眾緣會合,一位最後有者入了施主妻子的胎中,妻子高興地告訴了施主。施主特地為她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,內有甘美的飲食,優雅的音樂,讓她能很好地保養胎兒。

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具有二種智慧、四無畏、七菩提支、八解脫、九等持和十力等無量功德,如來獅吼聲傳遍三界並以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一切眾生,哪些眾生興盛、哪些眾生衰亡;哪些眾生具損害性、哪些眾生具善根性;哪些眾生墮惡趣、哪些眾生從中得解脫;哪些眾生具七聖財等等。如是觀察眾生的種種因緣,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,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。同時,聖者羅漢亦如是。

這時,阿那律尊者觀知施主全家被度化的機緣已成熟。便獨自一人,著衣持缽去施主家化緣(Pindapata)。施主見尊者獨自走來,疑惑不解地問:「尊者為何沒帶侍者?」

尊者說:「我沒有侍者,您能幫我找一個嗎?」

施主痛快地說:「我的妻子懷孕了,如果生個男孩,將來就給尊者作侍者。」說定後,尊者就回去了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時有一天子名曰寶光,財富圓滿,眾寶瓔珞莊嚴週身,光芒四射。一天晚上,寶光天子來到世尊所居聖地—給孤獨園。他對世尊以鮮花供養,頂禮求法。世尊觀察他的根界意樂,傳了相應的法,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,證得預流果位。之後,便飛回天界去了。

當天晚上,許多前後夜精進不眠的比丘們見到世尊處光芒普照,推測可能是帝釋天(Sakra Devanam Indra)、大梵天(Maha Brahma Deva)或四大天王來到世尊前。

次日,諸比丘請問:「世尊,昨晚是不是帝釋天、大梵天或四大天王等來世尊前?」

世尊言:「不是,是寶光天子,他身具寶光遣除黑暗,來到吾所,祈求傳法。吾傳給他相應的法後,他證得聖果,飛回天界了。」

復次眾比丘請問:「世尊,寶光天子以何善業,今為天子,身具寶光,還來世尊前求法得果?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(譯者:據說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,也有說是二十四年。佛當年所居的遺址尚在,在更頓秋培所著的《印度佛教史》與許多印度的佛教史上都有明確的記載。佛陀的宿舍、僧眾的寮房等遺址都非常明顯,前幾年上師如意寶(Cinta Mani)曾親自朝拜。捨衛城距鹿野苑之間的距離,若乘坐火車約幾個小時的路程,相當於色達去道孚的距離,因佛在捨衛城居住很久,故許多公案在此發生。)城裡有位薩迦國王,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,兩位國王因一些爭議而起兵征戰,雙方均是傷亡慘重。

一日,梵施國王又率領軍隊在康丹河邊安營紮寨,氣勢洶洶。薩迦國王也是不甘示弱,統率大軍不可一勢地湧向康丹河,準備迎戰。雙方交兵,死傷眾多,兩國兵力相當,作戰良久,難分勝負。正打得難解難分時,薩迦國王生了位秀麗的女孩,而梵施國王家也生了位端莊的男孩。雙方都歌舞奏樂,慶賀各自孩子的降生。

此時兩國都聽到對方的歡悅聲,於是便派人探情,得知:薩迦國王得了個王女,梵施國王得了個王子。梵施國王暗自高興:這是個很好的緣起,雙方對陣時,同時各得一子,將意味著和平的到來,停戰合親。於是,派一來使與薩迦國王和談:「雖然咱們兩國一直是兵戈相交,但現在,我方願意停戰,並希望貴國的小王女能許給我國的小王子和親解結!」

薩迦國王聽此很是高興,心想:自己兵戎戰場,操勞國事,夠艱辛的了,如果兩國和好,正合我意。雙方互相道歉,(師言:原在爐霍的羅科瑪和宗麥兩個部落曾天天打仗,後來也是採取和親的辦法。從那時起,部落之間的戰爭就平息了。)還以厚禮互贈。

在給薩迦國王女取名時,國王想:自王女誕生起,戰爭便停止了,自己身心安樂,故取名生樂母,並精心地餵養她,生樂母如海中之蓮很快地成長著。她自幼秉性賢善,皈依受戒,好行佈施,經常去尼眾經堂聽經,對釋迦佛生起極大信心,並證得無來果(Anagami) ,具種種神通及八大解脫(Attha Vimokkha)等功德。回到宮中,對父母顯示神變並告訴父母:「我已得如是勝法,不願再享受世間的生活,願於佛陀的僧團中出家,請父王母后恩准!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國王—梵施國王。他在位期間,國泰民安、風調雨順、林園果囿、牛肥馬壯,整個國家呈現一派生機勃勃、繁榮昌盛的景象。梵施國王如理如法地掌管著這個國家,人們過著祥和的生活。不久,王妃懷孕,十月後生下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孩,宮庭內外為她舉行一個隆重的賀生儀式,準備給她取名時,因為王家種姓是嘎希,而她又天生麗質,秀美非凡,故取名嘎希美女。國王特地為她請了八位姨母,(師言:世尊時代,印度有個習俗,富家孩子由姨母撫養。世尊亦如此,只是因世尊的母親在世尊出世七天後與世長辭了。)八位姨母分門別類,從吃喝拉撒睡到玩耍戲樂無不精心地照顧撫養她,她如海中的蓮花很快地成長。自幼她便學習各種文武理數、經史詩賦等,並對釋迦牟尼佛有無比信心,還經常藉父母之力供養三寶。

時嘎希美女青春芳齡,窈窕賢淑,其貌美麗質堪稱世間第一,無與倫比,以至於六國的國王無不知曉,均欲據為己有。六國各派信使往印度梵施王那裡希求通婚。梵施國王聽後心裡很是不安。心想:我僅有一女,若答應其中一位,則其餘五國必定挑戰,將危及到舉國臣民。他有些擔憂,故未答應任何一位國王。六位國王都按捺不住內心的不悅,各自統帥四大軍隊向鹿野苑進軍,準備搶人。

一天早上,梵施國王登上鹿野苑的城牆時,出現在眼前的竟然是六國的軍隊。突然,他覺得一切都完了,內心萬分焦急,拖著沉重的步子無精打采地回到房頂上,托腮凝思。這時,嘎希美女來到梵施國王身邊,見父王滿面愁容,忙問:「父王為何心事重重?」

王曰:「為你」。

「為我,莫非是我貌不夠美?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,有位布德作拉巴? 多扎的人。他依佛陀的加持力遣除了三界(Tisso Dhatu)輪迴的痛苦,獲證了聖者羅漢的果位。尊者覺得世尊恩深似海,為報佛恩,他決定度化無邊的眾生。依所化眾生的時、處、因緣等觀察,他觀知南方果賢巴(印度六大城市之一,漢譯薩彌城)的眾生與他有緣,且度化的時機已成熟。他便披上袈裟、手持缽盂往果賢巴城化緣。

果然,城裡一位著名的大施主和其他眷屬經常供養他。尊者觀察他們的根基意樂,給他們傳授了相應的佛法。有的人得暖位(Usma Gata)、頂位(Murdhana)、忍位(Khanti)、聖法位(Lokikagra Dharma);有的得預流果(Sotapanna Phala)、一來果(Sikitagami Phala)、不來果(Anagami Pha-la)、羅漢果(Arahat),有的得金輪王、梵天、帝釋天;有的得緣覺的果位,有的種下了如來正等覺的種子,更多的人對三寶(Ti-Ratana)生起了不共的信心。

(譯者:一些漢人在我們學院住了一段時間後,為報答法王如意寶(Cinta Mani)的無比恩德,在漢地興起廣度眾生的宏偉事業,其弟子肯定也有不同的證悟吧。所以,我們也有這樣的緣起。)

已得果的眾弟子對尊者祈求:「尊者,您對我們的恩德很大,把我們從三惡趣中解救出來,從此,再也不墮入輪迴(Samsara)中。我們度過了生死海,越過了骨架山。所以,我們誠祈尊者在有生之年能接受果賢巴信徒們的供養。」尊者和善地說:「在這裡也可以,但我還要饒益其他有情。」在場的信徒們都對尊者廣度眾生的大悲心讚歎不已。祈請者們禮畢尊者後各自回去了,可四面八方朝拜者紛沓而來。

正當此時,恰嘎國王率領著四大軍隊打獵,經過此施主門前時,(師言:印度的國王總是愛好打獵,殊不知打獵是下劣種姓所為,非國王所應為,可他們無聊,賴以打獵虛度時日。)國王見施主院內濟濟滿堂,便問手下大臣:「這個院裡怎麼這麼多人?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大比丘尼(Bhikkhuni),名曰春乾摩,她有眾多眷屬和尼眾經堂。所居附近有許多戒學較高的比丘尼,她們具足種種神變,經常以各自的神通力到北俱盧洲(Vttara-Kuru)、西牛賀洲(Apara-Godaniya)、東勝神洲(Purva-Videha)、三十三天(Trayastrimsat-Deve)及人間富貴的地方去,帶回各種珍寶與美食。見此,春乾摩比丘尼十分羨慕,心想:我若能像她們那樣該多好呀!她一直琢摩:要學習神通,可是到哪裡學呢?又跟誰學呢?去跟那些比丘尼學吧,她們的嫉妒心強,怕不一定會教我,(師言:釋迦佛時代的女性也是有不共的煩惱,尤其是嫉妒心,無論出家或在家都一樣,故女眾應該認識自己的煩惱,並對症下藥。)若跟比丘學吧,男女眾說話都遮止,更不要說想學竅訣了。(譯者:男女僧眾不許說話,在《百業經》中也有如此教證,並非有人擅自所定。)

她天天苦思冥想,終於,她想到了寺院外的六群比丘(Cha-Bagiyabhikkhu)。春乾摩這時暗自高興,覺得:這些惡行比丘既不受寺管轄,又不受戒律束縛,誰也管不了,我可以去跟他們學神通。於是,她就借口供齋與他們聯繫。她親手做許多美味飲食好好地供養了六群比丘。然後,她說:「我有一個請求,希望你們傳授我一個神變。」

六群比丘對她說:「教,倒是可以。可你要知道,竅訣可不是隨便教人的。按規矩:教竅訣,對方要麼有大的供養、要麼以學術交換、要麼一生中不傳任何人。不過,你嗎?如果三個月內天天以飲食供養我們,再供養每人六種資具,我們可以發心教你一個神通。」

聽此言後,春乾摩比丘尼信以為真,便欣然答應了。三個月當中她按要求供養了六群比丘。三個月過後,她對六群比丘祈求:「我的供養圓滿了,該教我神通了吧!」

他們很爽快地說:「可以。不過,學神通首先要鍛煉好身體,身體越強壯,神通越容易修出來。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施主,財富圓滿,猶如多聞天子。(譯者:當時印度很富裕,每位大施主都富如多聞天子,但現在很貧窮。這是不同時期眾生所感的依報不同。)其有一子娶妻後,共度幸福美滿的生活。其兒媳懷胎九月,生下一個莊嚴的男孩。全家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,並給他取了一個適合種姓的名字,以各種飲食精心餵養。這孩子長大後,學習各種文學、天文、地理,觀察象、馬、珍寶等世間學術,無不精通。

一天,孩子突然生病了,背上長出個大包,腰也佝僂彎曲,成了個駝背人。家人多方求醫,花了許多錢治病也無濟於事。最後,他們決定請當時著名的大德們來為孩子醫治駝背的病。印度當時的外道六大本師如弗蘭利、迦葉子、弗利子等是非常的出名。(師言:釋迦世尊居兜率(Tusita)天時,外道很興盛,故世尊發願降臨南瞻部洲救度被迷惑的眾生。)於是,施主供養外道六大本師財物、飲食等並作禮祈求:「你們是當今出名的大德,於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世間的一切無不通達。現在,我的孩子重病在身,求你們醫好他。」當時,六本師們用一些藥物、咒語等用心地醫治,仍不見效。施主一友是佛教徒,提醒他說:「您不要皈依那些外道本師,應該皈依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。世尊是能仁遍知(Sabba-Vidu),無所不能的!」

施主聽後,歡喜無比,便前往拜謁世尊,世尊為他傳授了一些法要。爾後,施主又祈求世尊率眷屬於次日到家中應供,世尊默許了。施主非常高興,回到家中作了很好地準備。第二天,他又親自去迎請世尊及眾弟子。世尊披上袈裟,手持缽盂,率眾弟子前往施主家。駝背孩子看見遠處走來的世尊,尤其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好(Devatimsa Maha Purisa Lakkha-nani),心中數數歡喜,安樂無比,勝過了十二年的禪悅(Samapatti),竟然激動得在床上跳了起來。這麼一跳,他的背立即直了,恢復如常人一樣。便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信心,馬上到世尊前恭敬、頂禮、供養讚歎。

見此,施主是喜於心而樂於形。雖然,他沒明說請佛陀來給孩子治病,但如今未經治療而痊癒了。他們對世尊恭敬頂禮,敷起高座,請世尊及僧眾分別入座,以最上品的飲食作供養。圓滿後復請世尊傳法。傳相應的法畢,他們都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種薩迦耶見,得到了預流果位。

(師言:世尊在世時人人修法都能立即證果,善惡也是現世受報,而現在呢?我們修法不能很快得果,業報也不會很快成熟。很多人有這樣的邪見。我們應了知:釋迦世尊住世時即是果期,修法者馬上證果,尤其是證小乘果位非常快;現在是教期末後,修法是不會馬上證果,但業力的本性是不變的,所謂『縱經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。』將來一定會證果的。)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有一施主,財富圓滿,猶如多聞天子。其有一子娶妻之後,一同愉快地生活著。但美中不足的是膝下無子,因此他們常常祈禱諸天尊,如帝釋天、大梵天、土地神、森林神等。後來,因祈禱和其它因緣的和合,其妻子終於懷孕了。她非常高興地告訴丈夫:「我身已有孕且右側偏重,可能會生個男孩。」同時,她發願:「願我的孩子將來孝順父母,行持善法,對整個家族及自己的種姓有大利益。」聽到這些,大施主的兒子非常高興。為了保養妻子的身體使其身心舒暢,他特地在自己的房子上為她蓋了一座宮殿,宮內冷暖適宜,設備齊全,還有五味飲食、動聽的音樂等,非常舒適。

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(Budd-ha),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,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。聖者羅漢(Arahan)亦於晝夜六時中觀照著世間眾生。這時,阿那律(Anuruddha)尊者用聲聞眼觀知一位最後有者已投胎到施主家中,並且施主家人被調化的因緣已經成熟。尊者同時又觀知應該是聲聞調化而且是由他親自去。這樣,尊者阿那律去了施主家,為他們傳了相應的佛法。

施主一家對尊者生起很大的信心,並皈依(Sarana)了三寶,守持居士五戒(Panca Sila)。施主從此做廣大的佈施,求施者絡繹不絕,其財富也是取之不盡。

一天,阿那律尊者獨自一人去施主家。施主驚訝地問:「尊者,您這樣的大羅漢怎麼會沒有侍者呢?」尊者說:「我找不到侍者,你能否替我找一個?」施主馬上說:「我家兒媳已懷孕,若生下來是男孩,一定送給尊者作侍者。」尊者說:「長者,既如此發心,那就一言為定。」說畢,尊者便走了。

九個月後,施主的兒媳生下一個很端莊的男孩,具足身色金黃等種種相好,家人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。因為家人祈禱了很久才得以滿願,故為孩子取名「能願」。家人請了八個姨母以豐富的營養食品來餵養他,孩子如海中之蓮很快地成長。長大後,他開始學習各種文學、武術、天文、歷算等世間學術,並且無不通達。此時,尊者觀察到他出家因緣已成熟,便著衣持缽去施主家化緣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捨衛城。城中有一施主,財富圓滿,猶如多聞天子(Vaisravana)。其子成人娶一賢妻,共度幸福美滿的生活。不久,其妻有孕,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。誕生那天,施主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,並取適合種姓的名字。家人用牛奶、油餅、酸奶等餵養他。他長到會獨自玩耍時,施主給他買了只小狗。(師言:經中公案多有相同,但不要以為是千篇一律而是共同業力所感。)小孩子非常歡喜經常餵養小狗,(師言:其實小狗不用喂,自己一生下便會吃。)並把它帶到路邊教它咬人,後來它咬人著實厲害。

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(Budd-ha),具有二種智慧、四無畏、七菩提支(Saptabod-hyanga)、八解脫、九等持和十力等無量功德,如來獅吼聲傳遍三界,並以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一切眾生,哪些眾生興盛、哪些眾生衰亡;哪些眾生具損害性、哪些眾生具善根性;哪些眾生墮惡趣、哪些眾生從中得解脫;哪些眾生具七聖財(Saptadhana)等等。如是觀察眾生的種種因緣,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,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。同時,聖者羅漢(Arahan)也是對眾生時時刻刻地觀照著。

當時,聖者舍利子(Sariputta)以聲聞眼(Sava-ka Catu)觀照世間眾生,知道施主(Pindadayaka)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。於是,一天清晨,尊者著衣持缽往施主家化緣(Pindapata)。施主遠遠就看到了舍利子,正准備迎接,但那只久馴了的狗猛撲向舍利子狠狠地撕咬,將尊者咬得鮮血直流。施主見此情景立即趕開狗兒,把舍利子請到家中,將傷口清洗乾淨包紮好後,在舍利子前作了懺悔並請尊者受供。尊者默許了。施主敷墊請尊者入座,親手供養美味佳餚。飯食已訖,尊者將剩下的食物餵了那隻狗,小狗兒很歡喜。施主見尊者受食已準備洗缽,便請傳法。

尊者觀察施主的根基和隨眠煩惱(Kilesa),傳給他一些相應的法,施主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座薩迦耶見(Sakya Ditthi)之山,證得預流果(Sotapanna)位。之後,才皈依受戒。他又對舍利子祈求道:「請您接受我們有生之年的飲食供養。」但舍利子說:「在你家也可以,可我還要利益其他眾生。」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時,佛在印度捨衛城(古稱奢婆提城,位於靈鷲山附近)。有一施主,財富圓滿,猶如多聞天子。這位施主也喜歡一些外道宗派,他娶妻後,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不久,其妻有孕,九個月後生下一個相貌端莊的孩子,其身金色,頭如寶傘、鼻形妙高等種種相好。施主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,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,並用牛奶、酸奶及酥油等各種食品餵養他,這個孩子如海中蓮花般地很快成長起來。當他會自己行走玩耍時,施主買了只小母狗給兒子玩。這隻小母狗很快樂,也很聰明:對外道不好,對內道歡喜。每次見到外道信徒總是不高興,跑去咬他們,把他們的衣服咬爛;但見到內道比丘時非常高興,去舔他們的腳,搖自己的尾巴或是繞轉等等做一些恭敬的行為。 

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(Budd-ha),具有二種智慧、四無畏、七菩提支(Sapta-bodhyanga)、八解脫、九等持和十力等無量功德,如來獅吼聲傳遍三界,並以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一切眾生,哪些眾生興盛、哪些眾生衰亡;哪些眾生具損害性、哪些眾生具善根性;哪些眾生墮惡趣、哪些眾生從中得解脫;哪些眾生具七聖財(Saptad-hana)等等。如是觀察眾生的種種因緣,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,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的。同時,聖者羅漢(Arahan)亦如是。

當時,世尊大弟子之一聖者舍利子(Sari-putta)用聲聞眼來觀察世間,知度化施主的因緣已成熟。一天早上,捨利子身披袈裟(Kasaya),手持缽盂(Patra)到捨衛城化緣去。當走近施主家時,那只母狗遠起相迎,一如既往,舔舔舍利子的雙足,又搖搖尾巴,然後右繞三匝,作出非常恭敬的樣子。施主見此情景,心想:這隻狗真是很有善根!它只不過是墮入惡趣的眾生之一,卻對這位比丘如此的恭敬,此比丘肯定是位大德。一個傍生尚能如此,我畢竟是個人,更應對他恭敬承事。便親自迎請舍利子,祈求到他家應供,尊者默許了。施主心生歡喜,將尊者請入家中,敷高座,並親手供養飲食,尊者也如理受食。飯食訖,準備洗缽,施主知受供圓滿,便祈傳法。舍利子以神通觀察他的根基、意樂及隨眠煩惱,傳授了相應的佛法。

因聞法的不可思議加持力,施主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種薩迦耶見(Sakaya-Dithi),得到聖者預流果位(Sotapanna Phala)。舍利子與他交談良久便回去了。得果後施主生大歡喜廣行佈施,求施者從四面八方蜂湧而來。其財源如井水般令眾生取之不竭。施主也常請舍利子應供,並為母狗祈求傳法。舍利子給它傳了相應的法,母狗也以恭敬心來聽受。這時,施主心想:我現在得到聖果,還是這只母狗的恩德。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的話,我也不可能供養尊者,更不可能得到聖者的果位。對我來說,母狗的恩德確實很大。從此,他更加善待這只母狗。

小市民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